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要闻
检察要闻
【石检小课堂】关于暑假兼职的那些事
时间:2024-06-21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高考结束,暑假来临,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和准大学生们的“黄金打工时间”。那么,针对大学生们的暑期兼职骗局和“黑色兼职”有哪些呢?请收下这份石小检“踩坑”指南做一个快乐的暑期“打工人”。

常见的“兼职”骗局

1.黑中介陷阱



一些职业介绍机构通过伪造或冒充相关资质,以拥有“内推”关系为诱饵,向求职者索取高额的中介费。然而,在收取了这些费用之后,他们往往只是向求职者提供一些随处可见的低薪兼职工作机会。


2.刷单诈骗陷阱



常见为以高薪兼职、低门槛和轻松赚钱为诱饵,实施诈骗活动。他们提供的薪酬看似丰厚,实则是通过小额利益骗取求职者的信任。一旦上钩,便会进一步诱导其支付大额钱款,甚至鼓励其进行网贷。当受害者投入大量资金后,他们会以项目未完成或无法提现为由,卷款潜逃。


3.培训贷陷阱



犯罪分子以高薪就业为诱饵,欺骗学生称需要“先培训,再就业”,从而进一步要求学生贷款支付“天价”培训费,但培训后,难以兑现就业承诺,甚至缴费后只安排学生等通知。

常见的黑色兼职


1.帮助诈骗分子取现



不少不法分子为了快速转移赃款,会雇佣人员帮其在线下取现并转移资金,有些兼职工作是帮其买贵金属等,并许诺高额报酬,其实这些工作就是充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洗钱的“工具人”。


2.买卖电话卡和银行账户



出租、出借、出售自己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,或是充当线下“卡头”“卡贩”,为了一时的利益变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,殊不知就是因为这些被卖出的大量“实名不实人”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,被诈骗分子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,使不少人因骗致贫,同时自己也会因此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。


3.冒充客服电话



有些诈骗团伙会招募“话务员”,要求入职者按照设定好的话术,按照非法获取到的公民信息名单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,自称是各类平台的“客服”,引导受害人添加上游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。这种工作就是诈骗引流行为。


4.线下推广虚假广告



线下推广引流多以赠送小礼品为诱饵,要求事主扫描二维码或是用拉人建群、发送虚假广告来免费领取小礼品。而这些所谓的兼职工作其实是帮诈骗分子进行地推式引流,为诈骗分子下一步实施诈骗作准备。

同学们在找兼职时,一定要擦亮双眼,最好在入职前让家长帮忙参考,再做出是否入职的决定,千万不要踏入诈骗陷阱,更不能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!

倘若真的遭遇兼职诈骗,首先应保留好所有与诈骗有关的证据,包括通讯记录、转账凭证等;然后可以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,向公安机关报案,并寻求法律援助。(文字:丁锟